近年来,DR设备正朝着更加准确化、轻便化、智能化和多维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多功能动态DR、移动DR、三维化DR产品等等。其中多功能动态DR大大提高了普通放射设备准确诊断的能力,为临床创造了价值。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下多功能动态DR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以下是部分体位介绍及解决方案:
1、颈椎张口位:
传统设备摆位方式:患者取站立位,头部后仰,球管中心线经两口角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头部后仰角度小或中心线偏上会导致上颌中切牙与环椎重叠,头部过仰或中心线偏下会导致枕骨底部与环椎重叠),由于传统DR是盲拍,患者和操作者对这个角度的把控很难一步到位,造成摆位不准确,受检部位该显示的组织信息会不充分,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废片,并大大延长了拍摄时间。
应用多功能动态DRhttp://www.puai999.com/news-1657.html后,在摄片中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因为在操作多功能动态DR检查时,患者可取平卧位,作张口状,球管中心线从两口角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可先使用多功能动态DR的低剂量透视功能,让病人调整好的摄片角度后进行曝光,一次即可成功。从而降低了医生摆位要求,减少重复曝光现象。
2、跟骨轴位:
球管中心线向头侧倾斜35°~45°角,经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中心线倾角的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的角度来决定,角度大者,中心线倾角可小,角度小者,中心线倾角应加大,倾角的原则是垂直于跟骨长轴与台面平角的角平分线)。
临床上对球管中心线和受检部位形成角度有要求的wdxsvad体位有十几种,比如:髌骨轴位要求向头侧倾斜15°-20°;跟骨轴位要求向头侧倾斜35°-45°;锁骨后前位要求向足侧倾斜10°;骶椎前后位要求向头侧倾斜15°-20°;腰椎前后斜位要求向头侧倾斜15°-20°;颈椎后前斜位要求向头侧倾斜10°;颈椎前后位要求向头侧倾斜10°-15°等。
在这些对球管中心线和受检部位形成角度有要求的体位的摆位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功能动态DR的电动控制摆臂、数字显示角度值和动态透视影像观察功能等特性,使这些体位的摆位更加准确、让医生工作效率更高!如果您想采购普爱医疗的多功能动态DR,或了解产品技术参数,欢迎联系我们400-025-6366。